"十一五":西部大开发政策需适当调整


    近日,由国务院西开办经济社会组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的题为《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发展研究》的报告出炉。该研究报告认为,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已进入新阶段,需要对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政策进行适当的调整,应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有60个重点工程项目在国家的支持下开工建设,西部地区的投资增加明显,经济增速加快。但该研究报告认为,西部地区目前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软硬投资环境不协调。虽然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在稳步推进,但由于改革开放严重滞后,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尚存在较大差距,远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总体上看,西部地区改革开放至少要比沿海地区落后10到15年。迄今为止,观念、体制和人才问题仍然是影响西部开发的三大制约因素。
   其次,民间资本尚未大规模跟进。实施西部大开发以后,虽然国家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明显增加,但国内民间资金和外商投资并没有相应的大规模跟进,由此出现了"政府热、民间冷"的现象。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更多的是转移到地理位置临近的周边地区,直接进入西部地区的并不多。
   第三,经济发展缺乏产业支撑。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各地均把开发投资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领域,而对特色产业特别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使西部大开发缺乏长远的产业支撑。工业化推进缓慢,不仅难以吸纳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化进程。
   第四,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近年来,虽然西部经济增长速度在逐步加快,但相比较而言,仍要低于东部发达地区。这种不平衡的增长格局,势必导致全国经济总量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将趋于下降,东西部地区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
第五,大项目投资的漏出效应。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希望在西部搞一些标志性的大项目来带动西部开发。然而,国家在西部投资的一些大项目,有的跟当地经济联系不够紧密,有的通过外地采购和承包,其对当地经济的带动和乘数作用并没有预期的大。
   面对这样的状况,该研究报告认为,需要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的政策取向对西部大开发的一些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快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首先,应重视富民项目,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比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更加重视那些直接联系到千家万户的中小型项目。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要以实现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切实解决农民增收和长远生计问题。此外,今后中央西部政策的目标还应将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以便使各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大体一致的公共服务水平。
   其次,应积极推进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2004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898美元,如果今后西部地区保持9.5%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西部12省区市人均GDP将达到1500美元左右。根据国际经验,人均收入在1000美元~3000美元的区间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阶段。这说明,在"十一五"时期,西部绝大部分地区将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的收入区间。
   第三,应大力推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在当前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日益融合为一体的新形势下,西部地区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从市场需求出发,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强企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第四,应积极引导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西部大开发的稳步实施并取得成效,需要国内外民间资本的大规模西进。可以说,如果没有民间资本的大规模西进,要实现西部大开发的长远目标,单纯依靠政府财政资金拉动将是十分困难的。为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国家投融资引导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积极引导作用,并采取投资补贴、贴息贷款、减免税收、加速折旧、再投资返还等措施,广泛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大开发。